孫南翔:美國濫用出口管制是違反國際法的霸權主義行為

作者: 時間:2022-11-29 16:56:41 來源: 瀏覽:141 次

近期,美國商務部在先進計算和半導體制造等領域升級出口管制政策,進一步對華實施科技“封鎖”。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指出,此類措施旨在保護所謂的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必須指明的是,美國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已違反以世貿組織協定為代表的國際經貿規則。

 

嚴重違反國際經貿規則

 

最惠國待遇原則、國民待遇原則是世貿組織規則的“基石”?!蛾P稅與貿易總協定》第1條第1款要求,在有關進出口的全部規章手續方面以及有關影響產品銷售、購買、分銷或使用的所有法律、法規和規定方面,成員方給予來自或運往其他國家任何產品的利益、優惠、特權或豁免,應立即無條件地給予來自或運往所有其他成員方領土的同類產品。簡言之,最惠國待遇原則要求世貿組織成員方以一視同仁的方式對待其他成員方及其產品、服務及服務提供者。美國商務部近期的出口管制措施,嚴重違反美國在世貿組織項下承擔的最惠國待遇義務。

縱使美國試圖援引世貿組織的“一般例外”或“安全例外”規則佐證措施的“合法性”,但必須看到,美對華濫用出口管制的行為無法被上述例外規則所正當化。一方面,美對華濫用出口管制措施不僅不構成保護公共道德等合法目標所必需的措施,其實施更是在情形相同的國家間進行任意且不合理的歧視,構成對國際貿易的變相限制。另一方面,即使美國認為對華出口管制是所謂的“保護基本國家利益所必需的措施”,但相關措施也并非適用于戰時或國際關系中的緊急情況。一言以蔽之,美對華升級出口管制措施以所謂“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為幌子,已嚴重違反國際經貿規則。

 

拖累世界經濟復蘇步伐

 

21世紀以來,隨著5G、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網絡與信息技術的萌芽與發展,全球正加速邁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大型跨國企業已成為全球科技合作的重要參與方,共同推動全人類科技事業的發展。人類社會是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體。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理應成為推動全球經貿發展與科技進步的“助推器”,然而現實是,美國已淪為跨國經貿和科技合作的“粉碎機”。

1997年《反海外腐敗法》出臺尤其是1998年修訂后,美國以“最低限度聯系”作為頻繁實施“長臂管轄”的借口,這不僅損害了美國企業的利益,更阻礙了全球經貿和科技的合作與發展。網絡與信息技術產品往往需要全產業鏈的通力協助,需要上下游企業的深度合作。在強調國際分工的全球化時代,幾乎沒有哪一家網絡與信息技術企業能夠實現上下游全部中間產品的自我供給。絕大部分的高新科技企業在原料、技術、工藝加工以及中間產品等方面的來源都是極為多元的。美國對華出口管制政策及其“長臂管轄”的規則,無疑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造成致命的沖擊。

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近日指出,2023年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越來越大。當前,世界面臨世紀疫情和俄烏沖突的不利影響。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不僅不為全球經濟復蘇作貢獻,反而以強化地緣政治博弈為行動的最高準則,讓全球共同承擔逆全球化的“惡果”。

 

美應誠信履行國際法義務

 

在國際經貿領域,從單邊對等關系發展為以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為基石的非歧視原則正是貿易自由化的一次偉大的制度飛躍。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曾對外宣布,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性在于結束了單邊行動體系。時至今日,美國卻無視國際經貿協定的非歧視原則,直接摧毀美國當年所推崇和建立的多邊機制,不得不說是一種巨大的諷刺。

究其本質,美國是以“利益優先”為導向,將美國利益與美國價值觀凌駕于國際經貿機制之上,以單邊主義方法阻礙全球化進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近日美國發布出口管制政策后,美國半導體協會發布聲明,呼吁美國出口管制措施降低對美創新力的不當傷害。據報道,韓國等國家或地區的半導體企業對美國出口管制措施表現出極大的擔憂。

一位美方智庫專家曾指出美國拜登政府“缺乏勇氣做正確的事情”。但歷史是公正的,一個政治家的所作所為,無論是非功過,歷史都要記上一筆。美國政府以單邊霸權主義行徑阻擋以自由貿易為根基的經濟全球化浪潮,無異于“螳臂當車”,必將遭到歷史的唾棄。美國政府應回到遵守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的軌道上,以實際行動多做有利于推動全球經貿發展與科技合作的事。

 

作者:孫南翔,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副研究員、科研處副處長。

來源:《法治日報》20221128日。

国产免费A片短视频在线观看